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枣矿集团救护大队救援平邑玉荣石膏矿“12.25”事故纪实
2016-04-05 14:35:20 来源: 作者: 【 】 浏览:4177次 评论:0

 

 

被困矿工成功升井

 

 

“出来了!”“出来了!”“出来了!”

1月29日21时21分,随着现场一阵欢呼声,被困临沂市平邑县保太镇玉荣石膏矿井下220米处、5号救生孔附近、长达36天的第一名遇险矿工,被成功营救升井。

21点49分、22点21分,22时49分,第二、第三、第四名遇险矿工,也全部陆续安全到达地面。这标志着世界第三例、亚洲第一例地面大口径钻机打孔救援工作取得成功。

在现场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呐喊声中,难掩激动心情的集团公司救护大队大队长刘金辉,在现场一角,用颤抖的双手,悄悄抹去了盈眶而出的泪水。因为他知道,在这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救援背后,饱含了太多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苦付出和辛酸故事……

火速驰援

2015年12月25日8时12分,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发布消息:12月25日07时56分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当日13时40分,临沂市平邑县新闻中心官方微博通报:7时56分,平邑县保太镇玉荣商贸有限公司石膏矿因临近的废弃石膏矿采空区坍塌引发坍塌,4人自救升井,25人被困井下……

因矿井坍塌引发地震。一时间,保太镇,这个默默无闻的鲁南小镇,紧紧揪住了全国人民的心……

当日10时39分,在保太镇三百里之外的枣矿集团救护大队院内,队员们一如往常的进行着“挑战极限”救援训练。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临沂平邑县玉荣石膏矿发生塌陷,有多人遇险,立即救援。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急救援中心的紧急指令,一下子让热闹的训练场冷静了下来。大队长刘金辉一时眉头紧皱,多次石膏矿救援经历告诉他,此次救援,队员们面临的将是一场恶仗、硬仗,甚至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灾情就是命令,生命等不起拖延。容不得多想,刘金辉紧急点将,带领总工程师程良秀、战训科长王勇及三、四中队共22名救护指战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集结,携带救援装备急速赶往事故现场。

“不上高速,走下面近路,山区行驶保证安全,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一上车,刘金辉迅速做出指示,同时掏出手机向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成录汇报,在得到“不得延误,快速救援”的指示后,刘金辉立即在车里通过手机,召开紧急救援安排会议,以自己救援经验向队员讲解石膏矿塌陷特点和救援要领。

与此同时,刘成录以及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安监局局长刘文宝也从集团公司总部紧急赶赴事故现场。

“我们将面临一次极为严峻的考验,危险很大,但是,井下20余名矿工在等着我们,他们的家人以及无数的群众在看着我们,不论困难多大,我们一定要圆满完成这次救援任务,有没有信心!”

“有,保证完成任务!”

车上临时动员会,迅速点燃了队员们的战斗激情。3辆救援车,拉着警笛,在沂蒙山区公路中,风驰电掣般的急行。

灾害比预想的要严重。当救援车驶近事故矿井时,道路拱起、围墙垮塌、房屋开裂,而且愈靠近矿井,毁坏越严重。车窗外触目惊心的景象,仿佛无声地述说着事故的惨烈,可以预见的危险,让车内一时鸦雀无声,但责任驱使他们不能退缩、继续前行。

12时50分,两个小时的火速驰骋,救援人员赶到玉荣石膏矿4号井,成为事故发生后,第一批赶到的专业救护队伍。由于4号井竖井罐道已经严重变形,无法运行,刘金辉决定,立即赶往1号井。

13时15分,到达1号井井口。在现场见到临沂市领导后,刘金辉凭借丰富的救援经验,第一时间建议:立即成立“临时抢险救灾指挥部”,统筹组织现有救援力量,寻找一切可能进入遇险人员地点的通道,争取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全面开展救援。

这一建议得到在场领导的一致认可,并迅速组织实施。事后证明,这一建议为成功营救出首批7名遇险矿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3时25分,刘金辉安排三中队队长姚海波带领5名救护队员携带检测装备,在矿方人员的引导下,从仅能运行的1号井下到220米井下,前往11路平巷侦察探险。

14时57分,侦察探险小队升井,向指挥部汇报:灾区巷道坍塌冒落严重,坍塌声频繁,进入危险性极大。

这一侦察结果,让临时抢险救灾指挥部气氛更加紧张起来。

救,井下条件恶劣、险象环生,很有可能危及救援队员生命!

停,井下25条生命在等待,井上贻误一分钟,井下就多一分危险!

紧急赶到的山东省副省长张务锋表情凝重的看向同步到达的刘成录:“刘董事长,这事你看怎么办?”

两难的抉择考验着担当,也考验着决策的勇气。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确保安全、立即救人!”刘成录坚定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时间就是生命。危机时刻,已经53岁的大队长刘金辉主动请命:由他亲自带队,立即组织第二次灾区侦察。

事后有人问刘金辉,井下这么危险,你是大队长,又是这个年龄了,为什么还要亲自下井,刘金辉平静的回答:“我年龄最大,但我救援经验也最丰富,我下去了,对队员们来说就是稳心丸,救援成功的可能性就更高。队员们都是80后、90后,是我的下属,更是我的孩子啊!越是危险,我越要带头!”

15时30分,大队长刘金辉、总工程师程良秀带领姚海波和两名矿方人员,在众人期待和忧虑的目光中,再次毅然冲向未知的危险。

绝境搜寻

“在井上,我已经把井下的环境预估的够恶劣了,但是,当亲眼看到现场那种‘世界末日’般的景象时,那种无助和绝望感,会迅速充斥整个大脑。”刘金辉事后说。

刘金辉带领侦察人员,再次从一号井下到井下,急行通过1100余米的11路平巷,爬过直径约400毫米的通风孔后,前面突然出现深300毫米的涌水。

“如果岩层突然大量透水,将会对救援工作和搜救人员造成灾难性后果。”面对这一突然出现的紧急情况,刘金辉详细询问矿方人员,在得到矿井平时较为干燥,该涌水应该是砂岩水的答复后,他分析断定,砂岩水不会短时间大量涌出,果断带领队员继续前行。

在涉过涌水巷道,到达11路平巷岩石坍塌区后,映入眼睑的景象让他们不寒而栗:视觉所及之处,从数百公斤到数吨重的冒落岩石乱如石林,层层叠叠堆满了巷道底板,尖锐的棱角在矿灯的照射下,反射出微弱阴冷的光线;顶板上悬空的岩石更是犬牙交错、摇摇欲坠,像野兽露出獠牙的大口,随时都要撕咬、吞噬一切;在目光不及的黝黑巷道深入,地压冲击的“咯吱”声、顶板断裂的“咔嚓”声、岩石掉落的“轰隆”声不时传来,每一个声音,都在狠狠地撞击着侦察人员的心理防线!

是撤退还是继续前进?这是个艰难的选择。现场所有人员的目光,瞬间全部落在了刘金辉身上。

“那时,我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紧张地全身都在冒冷汗。”三中队队长姚海波是一名80后,在队里虽然也是“老队员”,但每当回想起当时惊险的情景,依然心有余悸。

而此时的刘金辉却出奇的冷静了下来,他知道,自己不能乱,自己乱了此次侦察就会功亏一篑。凭借30余年的现场经验,他迅速判断出:距早上坍塌已8个小时,岩石应力能量已得到大量释放,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大面积的巷道坍塌,但局部岩石坍塌冒落随时可能发生,只要观察好顶部岩石,就能安全通过。与此同时,他通过现场空气检测得知,氧气浓度20.4%, 无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刘金辉当机立断,做出了“继续前行,随时观测顶板和两帮状况,人员间隔3~5米一字排开,快进快出”的侦察搜救方案,并由他亲自在队伍最前面带路,总工程师程良秀负责断后。就是这一方案,为此次侦察工作赢来了关键性的转机。

说时容易做时难。此时的巷道全部被巨大的乱石覆盖,没有插脚的空隙,冒落严重的地方,岩石甚至堆积如山,距顶板仅有一人通过的缝隙。侦察人员只能手脚并用,在乱石堆中艰难的向前爬行,同时还要时刻观测顶板和两帮稳固情况。

在黑暗不见五指的巷道中,几盏微弱的矿灯,跳跃着生命的光芒,缓慢但坚定前行。

“咔嚓!轰隆隆!”

“小心!停止前进!”

在队伍攀爬行进40米时,突然一块1吨多重的石头从顶板右侧塌落在侦察人员面前,扬起的灰尘挡住了视线,呛得队员一阵咳嗽。

“太危险了!”

“迅速观察顶板,待顶板稳定后快速通过。”

一场突如其来地惊险,让行进的脚步暂时停了下来。

“顶板暂时稳定,迅速通过。”刘金辉仔细观察后,迅速命令。

……

在极其艰难和危险的环境中,侦察人员多次成功躲避了冒顶、坍塌危险,前行至巷道大约200米处,而此时,大多人员的手掌和膝盖已被锋利的石块划出了一道道血口。

突然,空气中传来一股谈谈的烟味,“这是烟草味,有人发出求救信号,里面一定有幸存矿工!”刘金辉激动地对队员喊道。

看到生命的信号,侦察队员立即兴奋了起来,加快了脚下步伐。

“侦察到生命迹象,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完全忘记了一路来的紧张和伤口的疼痛,脑里就一个信念,一定要找到他们、救出他们!”程良秀告诉记者。

在继续爬行100米左右的距离时,侦察人员终于在巷道左侧发现一名趴在岩石上的幸存矿工。他看到救援人员后,激动地大声喊道:“你们终于来了,感谢政府!感谢共产党!”

“别激动,不要说话,保持体力,相信我们一定会把你救出去。”刘金辉一边安抚一边询问,“你们一共几个人,其他人在哪里?”

从这名遇险矿工口中得知,前方还有几名被困人员,后方也有一名矿工被塌落的岩石压埋。

与此同时,刘金辉也敏锐地听到,在后方传来一声微弱的呼救声,“在哪里,你在哪里,我们救你出去。”但没有任何回答。

刘金辉立即安排姚海波向后搜寻呼救矿工,程良秀继续向前搜寻其他遇险人员。在程良秀再次前行约40米后,发现5名遇险矿工,其中2人轻伤,3人重伤,但没有找到那第7名矿工。

侦察人员安抚好遇险矿工后,刘金辉继续攀爬前行至冒落区420米处,发现巷道已经被大块冒落岩石封堵,无法继续前行,并通过呼喊、敲打等搜救手段,没有再发现其他遇险人员。

而此时,灾区巷道一直在冒落、变形,局部巷道断面越来越小,提前一分钟组织营救,遇险矿工就多一分生还的希望,否则,稍有迟疑,包括侦察小队在内的所有人员都有可能被困在巷道中。

刘金辉果断决定,由2名矿方人员照看遇险矿工,三人侦察小队快速返回向指挥部汇报,立即组织力量营救。一场与时间赛跑,从死神口中争夺生命的战斗打响了。

创造奇迹

17时25分侦察小队升井。刘金辉一边安排在三号井侦察的四中队队长王明峰急速返回1号井,与三中队一起整装待命,一边跑向临时抢险救灾指挥部汇报情况。

在指挥部紧急商讨救援方案后,17时30分,集团公司救护大队总工程师程良秀带领三中队、四中队所有救护队员和6名矿方人员,携带担架、医疗器械等救生工具,第三次下井实施救援。

在抵达遇险地点后,他们一边组织救援,一边组织人员大范围搜寻被压埋的第7名遇险矿工,终于在第一名遇险矿工所在位置以里,靠近巷道左帮铲车处的一狭小空间内发现了第7名遇险矿工。但,该矿工被一块约1吨重的岩石压住,救援队员所带工具无法撬动岩石。

形势危机,程良秀果断决定,由矿方人员对第7名遇险矿工实施营救,救护队员全力救援其他6名遇险矿工。

面对爬行都困难的漫长道路,把一个个身负重伤的矿工安全运送出去谈何容易?

“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要保证遇险矿工的安全。”程良秀郑重的对队员们说,由一名队员在前面观察,保证道路安全,迅速通过每一个危险区。

他们六个人一组,将重伤人员固定在担架上,走向生命的出口。由于巷道铺满了大小不一的岩石,堆石极容易出现滑落、滚动,每一步他们都要踏实了、站稳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尤如行走在悬崖峭壁边上。在顶板冒落严重区域,队员们直不起身,他们或爬着、或跪着,或托着、或举着,互相鼓励着、提醒着艰难前行,哪怕脚崴肿了、腿划伤了、手磨破了,都始终把担架稳稳地抬在手里、扛在肩上、负在身上,就是不让受伤矿工受到二次伤害。

“道路非常难走,每一步都有滑倒的可能。特别是途中还有两个上下山,我们队员就算是摔倒了,也本能地瞬间,把手中担架极力向头顶举起,保证担架平稳。”

“有时碰到小范围的冒落,队员们首先在第一时间,用身体遮挡住伤员。”

“所有队员都把个人安危置之肚外,他们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啊,却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勇气和担当!”

回顾着当时的情景,程良秀的双眼中,闪耀着晶莹的泪花……

救护队员赵超,在担架全部用完的情况下,面对由于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全身瘫软、不能行走的轻伤员,他二话不说,在队友的协助下,直接背起伤员前行。碰到巷道低矮处,他便趴在石堆上,一寸一寸的向前爬行,哪怕伤员在他身上小便失禁,流泪哀求“把我放下来吧,我自己爬”,哪怕石尖刺透了战斗服,鲜血染红了巨石,他都不为所动,咬牙坚持。

三中队中队长姚海波,侦察、搜寻、救援,先后6次深入最危险的冒落区,全程冲在战斗的最前线。当第一批被发现的6名遇险矿工全部成功营救后,他又与四中队中队长王明峰,拿着起重工具,再次返回井下灾区现场,营救第七名遇险矿工,并再次对周边区域组织搜寻。当原来通道被突如其来的坍塌切断后,他们临危不乱,果断选择了另一条通道艰难走出灾区。

救护队员赵勇,徒手刨挖遇险矿工,战斗服一次次被汗水浸透,十指全部磨出了血泡,却没有停歇一会。他连续4次下井,先后护送4名伤员成功升井,最后累得虚脱,无法站立,瘫倒在现场。

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践行着救护队员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用无悔的青春,述说着枣矿人的奉献和拼搏故事……

通过全体救护队员十几个小时全力以赴的努力,19时30分,1号井入井罐笼栅栏缓缓打开,第一名幸存矿工升井,紧接着第二名,第三名……至26日零时10分,第七名幸存矿工成功升井。

每一名幸存矿工的升井,现场总是泪水伴随着欢呼声、鼓掌声,人人感动着生命的奇迹。

而此时,创造这个奇迹的20余名救护队员,却悄悄的远离了闪光灯和人们的视线,在厂区一处,用他们布满伤痕,已经累得抬不起来的双手,“艰难”的端着方便面,吃上了他们十六七个小时以来的第一顿饭……有些队员,仅仅吃了几口,就端着碗,倚在墙角睡着了……

在最后一名遇险矿工成功升井不久,现场传出,七名矿工被救区域通道垮塌,无法再次进入……

枣矿救护队员,赢得了与时间的赛跑,用行动抹平了生与死的距离!

2016年元旦当天,在陪同山东省副省长孙伟看望慰问事故救援全体参战人员时,临沂市市委书记林峰海,紧紧握住刘金辉的手,深情地说:“老刘,临沂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众志成城

在29日晚上的救援现场,与大队长刘金辉一样激动不已的,还有救护大队二中队二十余名救护队员。他们是在元月6日,结束在新安煤业公司的战斗值勤后,又马不停蹄地进驻事故矿井,替换已经坚持搜救近半个月的三中队和四中队。他们这一仗又打了24天。

首批七人的成功营救,为整体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信心。2015年12月30日,通过直径178毫米的2号钻孔,终于再次发现4名幸存矿工,现场再次为之沸腾。

不抛弃,不放弃,不惜一切代价营救幸存矿工,成为所有救援人员坚定的信念。

“我们来到时,搜救重点已经放到对新发现四名幸存矿工的营救上,我们队有三个主要任务,一是负责井下巷道有害气体的时时监测,二是负责1号井水位监测,另外救护队员还要在现场战备值班,时刻听从指挥部救援指示。”二中队队长陈彦民说。

据了解,该石膏矿中央水仓就在1号井,承担着井下主要的排水、泄洪任务。而且,钻机在打孔过程中要经过两个停水层,控制好水位,关系到幸存矿工的生命和整体救援工作的成败。

在重压之下,他们展现了精湛的业务能力和绝不低头的顽强意志。短时间内,迅速学习和掌握现场和矿井技术资料,精细制订方案,合理安排分工,精确做好监测工作,为营救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大口径钻孔施工现场,天天都能看到一支身着“枣矿集团救护大队”字样战斗服的救护队员,笔直的站立着,不论是寒风呼啸,还是雪雨施虐,他们始终如蒙山上一棵棵坚挺的松树,执着地矗立着。特别是在1月20日左右,当地遇到40年来最冷天气,大风让人站不住脚步,雪花如冰雹般狠狠的“砸”落,在室外穿着厚厚的棉衣,依然感觉寒风刺骨,救护队员却依然坚持上岗值勤,没有退缩一步。

“我们采取增加换勤频率的方式抵抗寒冷,队员们下岗后,身体都快被冻僵了,只能采取跑跑跳跳的方式热身取暖,但没有一个人临阵退缩。”陈彦民说。

寒冬冻住了一切,却没有冻住救护队员心中那股火炭般的执着!

对玉荣石膏矿的救援工作,不仅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更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矿难发生后,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杨晶都作出了重要批示,并先后从全国调集10余家专业救援队伍和600余台(套)最先进的救援装备,近千人参与营救工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成为此次救援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接到救援指令后,山东能源集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调集全集团最强力量和最高水平的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参加抢险救援。能源集团董事长李位民、总经理张寿利深入事故救援现场,指挥调度救援工作。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矿难救援中,充分体现了大型国企的责任和担当。

在枣矿集团,不仅救护大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而且,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成录被救援指挥部任命为井下现场救援组组长,统筹管理和指挥井下搜救力量。集团公司安监局全面接管唯一的生命通道——1号井的安全运行工作。

为更加具体和细致的了解井下灾害状况,全面掌握灾害现场第一手资料,刘成录、刘文宝不顾井下灾害依然频繁的实际,亲自下井探察,走遍了井下所有还未完全坍塌、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巷道。

“刘成录董事长和刘文宝老总比我们队员还辛苦,队员们还能轮换着休息一下,两位领导却始终钉在救援现场。累了、困了,就在指挥部或车上打会盹,饿了,就和我们队员一起吃方便面,他们的这种忘我精神和责任担当,也深深得鼓舞和感染着我们每一名救护队员!”刘金辉动情地说。

作为1号井安全管理的具体负责人,集团公司安监局副局长杨传乐,自矿难发生的第二天就赶赴现场,在一个多月的过程中,没有回家一次,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来得及带。天天坚持在安全最薄弱的夜班带班,白天依然能够在现场看到他那疲倦的坚持身影。

为增强现场救援力量,集团公司作出了“不讲条件,全力一赴支持救援”的决定。在事故发生当天,从高庄煤业公司紧急抽调维修工、扒钩工、绞车工等精干力量,于当日深夜11时赶到事故矿井,全面接管1号井提升运行等工作,也成为除专业救援队伍以外的第一支职工救援力量。

“我们第一批5名职工,在接到增援通知时,有的是刚刚上井,有的已经回到家休息,但他们没有任何迟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集结。”带队的高煤公司副经理刘小平告诉记者。

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集团公司又先后从蒋庄煤矿、柴里煤矿、田陈煤矿抽调各工种技术职工,承担着设备维修、扒钩、打点、管道焊接及排水等工作。

“截至目前,除集团公司救护大队外,共抽调50余名技术职工前来支援,每天保持20人现场作业。另外,又抽调了单体支柱、液压泵站、电焊机等580余台(套),焊条、胶管、二氧化碳气体等一大宗物资,真正是全力以赴。”杨传乐在1月29日接受采访时介绍说。

截至记者发稿时,15名获救的矿工均无生命危险,剩下的14名井下被困矿工,1人已确认遇难,13人仍然失联。

救援在继续,我们最可爱的救护队员依然在坚守……

采访手记:我们常说不抛弃、不放弃,这是一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但是,当您在碰到危及自身生命,可能要以血的代价来换取他人安全时,还有多少人能毫不动摇地坚守这条信条呢!刘金辉能!姚海波能!枣矿救护大队的所有指战员能!他们在危机时刻,敢于用生命换取生命,义无反顾地一次次深入极度险境,创造了生命奇迹,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我们要深深的记住他们,记住这个光辉的名字:枣矿集团救护大队。

 

 

刘成录冒雪对救护队员安排抢险任务

 

 

深夜,商讨救援方案

 

 

枣矿集团救护队员成功救出7名井下遇险矿工

 

 

 

 

商讨救援方案

 

 

井下搜寻

 

 

井下搜寻

 

 

井下搜寻

 

 

休息就餐中的救护队员

 

 

 

 

战备值勤

 

 

 

 

地面救援现场 

 

 

 

 

焦急等待

 

 

 

参加最后四名被困人员营救

 

 

紧急送往医院

Tags:集团 救护 大队 救援 平邑 玉荣 石膏矿 12.25 事故 纪实 责任编辑:sdmtkj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矿业有限.. 下一篇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救援 救生通道..

推荐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赞助商